BOB综合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顺丁橡胶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荷下发热少,耐老化性尚好,易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并用。顺丁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还可用于制造耐磨制品(如胶鞋、胶辊)、耐寒制品和防震制品,可作为塑料的改性剂。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顺丁橡胶在汽车轮胎、力车胎、耐磨制品、耐寒制品和防震制品等领域的消费将继续快速增长。其中汽车工业是带动顺丁橡胶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9中国顺丁橡胶产能为155万吨/年。中石化依旧旗下拥有产能47万/年,中石油旗下拥有产能41万吨/年。中国顺丁橡胶主要生产企业情况如下,
顺丁橡胶主要用于生产汽车用轮胎。近几年传统汽车行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虽然国内产能足以供应内需,但国内顺丁橡胶同质化十分严重,一些高端橡胶国内生产能力较低,仍需依赖进口,导致每年高端顺丁橡胶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
在众多顺丁橡胶品种之中,稀土顺丁橡胶在耐磨性、抗湿滑性等方面优于传统橡胶,可以生产高性能绿色轮胎。我国稀土顺丁橡胶的发展仍处于相对前期,生产厂家较少,主要为燕山石化及浙江传化。但从未来新增装置来看,相比于大众化的镍系,国内顺丁橡胶行业的发展重心已逐步向稀土橡胶转换。
本项目建议采用稀土系顺丁橡胶生产技术。用稀土催化剂如新癸酸钕、环烷酸钕等聚合得到的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钕系顺丁橡胶(Nd-BR)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和较低的滚动阻力,而耐磨性仍能保持良好的水平。与镍催化聚丁二烯橡胶NiBR相比,Nd-BR不仅具有较高的顺式-1,4-结构含量,而且它们的应力、应变、弹性、生热、湿滑以及滚动阻力等性能都有特点。
轮胎以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助剂、炭黑、骨架材料(钢丝、纤维)等为原材料进行生产制造,用于轿车、货车、工程车等各类汽车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轮胎也没有替代产品。汽车轮胎制造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是生产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占轮胎总生产成本比重较大。根据美国轮胎制造协会的数据,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合计分别占半钢胎和全钢胎原料成本的43.0%和45.0%
轮胎需求的刚性大于传统汽车行业,周期性特征也弱于汽车行业。轮胎应用除了汽车原装配套胎,还有消耗用的替换胎(零售胎)。在汽车行业发展初期,汽车保有量较少,轮胎需求主要受汽车产量影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加,轮胎替换需求超过配套需求,成为影响轮胎行业的主要因素。就新车而言,轿车与轮胎的配套比例为1:5,载重车与轮胎配套比例平均约为1:11;在替换市场,每辆轿车每年需替换1.5条轮胎,工程机械与载重机械的替换系数高于轿车。在汽车保有量依然保持正增长的前提下,即使汽车销量出现负增长,依然会创造出持久的换胎需求。轮胎行业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行业景气度略微独立于汽车行业,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市场依然会创造出对轮胎产品的长期旺盛需求,其需求的刚性大于汽车行业。
全球轮胎市场达千亿美元规模,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美国《轮胎商业》统计,全球轮胎市场销售额从2004年的940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1669亿美元。虽然全球轮胎销售额自2012年至2016年连续五年下降,但主要由于橡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在期间大幅下降,而轮胎销量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轮胎替换需求占比较高,更靠近C端。据米其林年报数据,2020年替换胎占全球轮胎消费量74.7%,而配套胎占比仅为25.3%。占全球销售额比重更大的是靠近C端的替换市场,优秀的品牌、产品、渠道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非常大。因此轮胎虽具一定周期品属性,实则是一个空间巨大的消费品市场。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中国化工产业诞生地和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体系,区内现有各类化工企业200余家,主要化工产品包括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化工产品等,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产品60余种,主要为丙烯腈、乙醇、ABS、苯乙烯、丁苯橡胶、环氧乙烷等。园区内拥有以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或集团40余家。中油吉林石化公司每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主要炼化产品115种,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这些宝贵资源,也为园区的产业延伸和壮大提供了强大动力。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坐落于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水系——松花江畔,人均水资源量3875立方米,为中国北方城市的5.4倍,自然条件优越,供水、供电、供热、环保等基础设施均较为完善。
通过持续建设,园区区域内外建有三家子水厂、吉化中部水厂、化纤水厂等供水厂,日供水能力62万吨;园区电力供应充足,建有新立一次变、金珠一次变等4座220KV变电站和多座66KV二次变电站,供电能力达148.35万千瓦;供热方面,园区内集中供热系统基本建成,吉林热电厂、吉化动力厂、松花江热电厂等热能供应企业总蒸汽能力8570吨/小时;园区环境保护体系健全,建有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化工污水处理厂和多座专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1.5万吨。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已经集聚了中高级技术人才3.8万人,技术工人10余万人。此外,在国企预退、企业并轨改造等过程中,区域内还储备了大量有技术、有经验的化工从业人员,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撑。同时,域内现有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1家省级科研机构,研发实力雄厚,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设计院等科研单位在化工科研和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占地30000平方米,定员100人。主要建设10万吨/年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本项目主要原料为丁二烯,丁二烯年消耗10.5万吨,可在园区内采购。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91200万元,年总成本162200万元,年均利税总额29000万元,年均利润17800万元,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5.1年(含建设期1年)。
现阶段在发展我国顺丁橡胶行业的同时要注重调整当前的顺丁橡胶的产品结构,在增加生产装置适应性时要不断加大科研力度,以开发出顺丁橡胶的新品种和新牌号。因为稀土顺丁橡胶的装置规模相对较小以及产品的生产牌号相对单一,从而导致了稀土顺丁橡胶的用途单一,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进一步扩大顺丁橡胶的市场,需要不断地开辟顺丁橡胶的新的应用领域,如研究氯化顺丁橡胶、环氧化等占领塑料改性领域。为发展我国的顺丁橡胶行业,需要不断地对现有的催化体系以及工艺条件进行深入的优化,从而不断地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这就需要不断地改进催化剂的陈化方式以及提高生产橡胶的白控水平。
吉林市,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充裕的人力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辖4区5县(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总人口450万,其中城区人口200万。获得的主要桂冠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未来10年最具竞争力城市等。
自然资源丰富。吉林市人均水资源4000立方米,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中国北方城市平均水平的5.4倍。发电总装机容量47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占中国东北发电总量的55.5%。林地面积16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1.56亿立方米,是长白山天然绿色特色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集散中心。耕地面积66.5万公顷,粮食年均产量9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2.6倍,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境内发现各类矿产资源82种,其中镍、钼等8种矿产储量居中国前10位。
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直接腹地和重要结点,南接沈阳,北通哈尔滨,西靠内蒙古,东临朝鲜,已开通的吉林内陆港与辽宁大连港实现“无缝对接”,辐射范围不仅包括东北,还可通达中国内陆,远及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即将启用的吉林机场,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投资环境优良。吉林市,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诚信型”政府,树立“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构建了“零距离、一站式、全方位”的“绿色通道”体系和跟踪包保服务体系。吉林市的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为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吉林市拥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技术工人32.4万人。此外,全市46所大中专院校、11所职业技校,每年还可向社会输送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近4万人。
电 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手 机:13800000000
邮 箱:admin@eyoucms.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